您现在所在位置: 火狐电竞 > 婚礼习俗

婚礼习俗

Wedding customs

江山和爱情恐怕真的难以两全

2024-01-07 02:32:00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满族人有早婚的习俗,十四五岁就结婚的男女不在少数,而紫禁城内四岁登基的光绪皇帝,当时已经十七八岁,却仍然没有大婚,没有立皇后,堪称晚清大龄剩男。

  迟迟不大婚的缘由,说起来也很简单:清廷祖制,皇帝大婚之后就要亲政,但现在国家的权柄牢牢掌握在光绪帝的“亲爸爸”——慈禧太后手中,她可不想这么早就放权。

  可总不让皇帝结婚也不是个办法。慈禧太后盘算着:如果皇帝要结婚的话,自己的弟弟桂祥有个女儿,已经二十岁了,仍然没有婚配,嫁给皇帝不是正好吗?亲上加亲,即使结婚了,也好控制。

  两年以来,皇帝几余典学,益臻精进,于军国大小事务,均能随时剖决,措置合宜,深宫甚为欣慰。明年正月,大婚礼成,应即亲裁大政,以慰天下臣民之望。

  三十年来,圣母为天下忧劳况瘁,几无晷刻可以稍资休息,抚衷循省,感悚交深。兹复特沛恩纶,重申前命,朕敢不祗遵慈训,于一切机务,兢兢业业,尽心经理,经冀仰酬我圣母抚育教诲有加无已之深恩。

  诏书里的客套话掩饰不住光绪帝对即将亲政的喜悦之情。经过象征性的选秀,副都统桂祥之女、慈禧太后的侄女叶赫那拉氏顺利地成为准皇后。光绪大婚典礼的筹备工作,也忙忙碌碌地开始了。

  根据《礼记》的记载,中国古代的男女从议婚到正式成婚,一共要经过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六个环节。由于清朝统治者身为少数民族,加之皇帝的特殊身份,大婚的仪式较古代的六礼有所变更,主要有纳采、大征、册立、奉迎、坐帐、合卺等。

  虽然光绪年间还没有出现摄像技术,但现藏故宫博物院的《载湉大婚典礼全图册》,由宫廷画师庆宽等人绘制,忠实地记录了光绪皇帝大婚的全过程。

  大婚的第一步是纳采,换成比较通俗的说法,就是媒人带着礼物到女方家提亲,向女方家长表示未来会“明媒正娶”。当然,皇帝大婚不需要媒人。给皇后家送礼的实际任务,由正、副两位纳采使承担。订婚的礼物,一般有甲胄、绸缎、金银器以及全副鞍辔的骏马等。

  纳采当天,皇帝要在太和殿将金节、圣旨授予两位纳采使。之后,两位纳采使便有了替皇帝行事的资格——把礼物送到皇后的府邸。

  正、副纳采使率领浩浩荡荡的送礼队伍到来时,皇后之父(或祖父)随两位使臣入内火狐电竞平台注册,将象征皇帝权威的金节陈于正厅之中早已设好的“节案”上。装有礼物的“龙亭”停在仪门之外, 骏马停在中阶之下。

  皇后的父亲(祖父)跪着接受皇帝的礼物,再率领子弟朝皇宫的方向行三跪九叩礼,以示谢恩。最后,正、副使臣将金节带回宫中,皇后之父(祖父)在大门外跪送。晚些时候,皇后家中会举办大型宴会,以示庆贺。

  第二个比较重要的环节,是“大征”,也就是民间所说的“下聘礼”。皇帝迎娶皇后入宫之前,要向皇后家再送一次礼物, 并告知皇后家:皇后入宫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。

  光绪大婚的大征礼,定在光绪十四年的十二月初四日。给皇后的聘礼装了满满74座龙亭,而给皇后娘家的赏赐物也装了58座“采亭”。大征礼时,皇帝仍然不会在皇后的家人面前出现。正、副两位使臣持节捧旨,率领浩浩荡荡的仪仗队前往皇后家送聘礼,场面十分壮观。

  但是,这一大堆礼物,只有“采亭”之中的可以留在皇后家。龙亭中装载的聘礼,要作为皇后的妆奁返回皇宫,不能由着皇后及其家人肆意挥霍享受。

  所谓册立礼,是向皇后授予象征名分的金宝与金册(都是真的金子做的!)从而正式确认皇后的身份。光绪大婚的册立礼是在皇后府邸举行的。

  奉迎礼,则相当于民间婚礼的“亲迎”,只是皇帝依然享有特权:民间的新郎需要亲自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;皇帝大婚,则是派遣使者到皇后娘家的府邸, 对皇后行册立礼后,再将皇后迎入宫中。

  清代明黄色绸绣五彩云蝠八仙双喜金龙纹女龙袍,故宫博物院藏,是清代光绪皇后在其大婚庆典期间穿用的一件袍服(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)

  光绪十五年(1889)正月二十六日清早,光绪皇帝在太和殿举行隆重典礼, 宣布册立叶赫那拉氏为皇后,并将颁给皇后的金宝、金册交给专使,由专使护送皇后金印、金册到皇后娘家。

  专使将金印、金册向皇后的父兄宣示,随行女官向皇后宣读册文。同日,皇帝还会再派遣一位正使、一位副使到皇后的家中行奉迎礼,将皇后接入宫中。

 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凌晨, 皇后乘坐凤舆,由大清门进入皇宫。是时,奉迎仪仗排列就绪,簇拥着皇后乘坐的凤舆,经过午门、太和门、中左门、乾清门。

  乾清宫门口早已有太后指定的亲王福晋率领女官等候。凤舆一至,亲王福晋开启轿帘,扶皇后下轿,接过皇后手中的苹果,同时把装有珠宝、金银小如意和五谷的宝瓶献给皇后。接下来,福晋们扶皇后迈过一个火盆,取意“红红火火,蒸蒸日上”。

  之后,新任皇后在女官的引导下, 从交泰殿到达坤宁宫。坤宁宫门口已经安放了两具马鞍(又称喜鞍),鞍下是皇后从娘家带来的两个苹果,寓意“平平安安”。

  帝后入洞房,先要一同行“坐帐礼”。坐帐又称“坐福”,是满族的传统婚俗之一。夫妻同坐于龙凤喜床上,面朝正南方,也就是主人间婚事的天喜星所在方位。坐帐礼毕,皇帝揭开皇后的盖头,两人同吃“子孙饽饽”(即饺子)。子孙饽饽必须煮得半生不熟,谐音“生”,表示婚后要生儿育女。

  最初的合卺礼,是把一只葫芦破成两半,用线把两半连在一起,再在两个葫芦瓢里都盛上酒,新娘、新郎各饮一半。这种礼节象征夫妻原为二体,经过婚礼之后合二为一,发展到现在,变成了婚礼上的交杯酒。

  皇帝大婚时合卺礼的流程则复杂得多。以光绪皇帝的合卺礼为例,先是由内务府女官恭进宴桌,并在喜床旁铺好坐褥,安排皇帝、皇后相向而坐,再请帝后喝交杯酒,吃“合卺宴”。

  合卺宴的饭菜,虽不名贵,但寓意都十分吉祥,有金酒(黄酒)、银酒(白酒)、金膳(黄米饭)、银膳(白米饭)、肉丝等。帝后进合卺宴时,坤宁宫的屋檐下会有结发的侍卫夫妇,用满语唱起交祝歌。

  次日,皇后率女眷拜见皇太后,并向皇太后敬献如意。皇帝则赴太庙、奉先殿祭祀,还会在太和殿举行大朝, 接受宗室王公的祝贺,并发布诏书,再赐给皇后的娘家一波礼物。新婚夫妇还要举行团圆宴。至此,整个大婚仪式才宣告结束。

  皇帝大婚礼,是皇帝迎娶皇后的仪式,也是清宫中最为繁琐、隆重、奢侈的礼仪之一。纵观清朝十二帝,太祖、太宗时清军尚未入关,雍正、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五位皇帝在登基之前已经成婚,宣统帝退位时尚未到婚龄,所以,有幸在紫禁城内大婚的皇帝只有顺治、康熙、同治、光绪四位。

  然而这四位皇帝中,清初的顺治、康熙二帝,在选择皇后的时候以巩固皇权为主要考量,因此顺治帝遵从了“满蒙联姻”的一贯政策,两次大婚都娶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的女子为皇后,康熙帝选择将权臣索尼的孙女立为皇后。

  而清末同治、光绪二帝,在立后一事上并没有多少自由。同治帝经过一番力争,才得以立自己中意的阿鲁特氏为皇后,婚后一年多便神秘去世;光绪帝遵从慈禧太后的意愿,立叶赫那拉氏为皇后,帝后的婚姻生活,无论是对男方还是女方来说,都充满苦闷。

  看来,对于帝王来说,江山和爱情恐怕真的难以两全。皇帝可以拥有一场普天之下最隆重、最盛大的婚礼,却难以拥有平民夫妻一般的幸福婚姻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搜索